上海2021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真题及解析:案例题31-34
发布时间: 来源:上海建造师考试网 阅读数量:

三、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题(共4题,每题各20分)
案例一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山区三级公路路基工程,路段长5.27km,路基宽8.50m,*两车道,路线地形起伏较大,填挖基本平衡,填石路堤填料主要以弱风化石灰岩**。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其施工进度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1所示。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填石路堤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填石路堤试验路段的施工,通过试验确定了施工过程工艺控制方法、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压实工艺参数,其压实工艺参数包括压实机械规格、压实功率等。
事件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填石路堤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求部分内容如下:
(1)路基原地基处理后压实度应不小于85%;
(2)硬质石料填筑路堤时,应同步进行边坡码砌;
(3)路基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不超过层厚的1/3;
(4)施工过程中,每填高6m,需检测路基中线和宽度。
事件三:填石路堤分层填筑的主要工艺有:①分层填筑;②振动碾压;③路基成型;④施工准备;⑤摊铺平整;⑥填料装运;⑦路基整修;⑧检测签认。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已审批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填石路是压实质量的检测和控制。
【问题】1、确定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
【答案】关键线路:
①→②→④→⑥→⑦→ ⑨ →⑩和①→②→③→⑤→⑧→⑨→⑩(或A→B→E→I→K和A→C→G→J→K)。
【问题】2、事件一中,补充试验路段还应确定的压实工艺参数。
【答案】压实工艺参数还有机械组合、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率及碾压时含水率范围。
【问题】3、逐条判断事件二中的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要求。
【答案】(1)正确。(2)正确。
(3)不正确。正确做法: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宜不超过层厚的2/3。路床底面以下400mm范围内,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0mm,其中小于5mm的细料含量应不小于30%。
(4)不正确。正确做法:施工过程中,每填高3m宜检测路基中线和宽度。
【问题】4、写出事件三中正确的工艺顺序(写出序号即可,如⑤①③……)。
【答案】④⑥①⑤②⑧③⑦。
【问题】5、事件三中,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应采用哪两项指标?
【答案】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两项指标:沉降差、孔隙率。
案例二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三级公路工程,包括路基与路面工程,起讫桩号K0+000~K20+400。该公路左侧临河,临河段设置了路堤挡土墙。为保障行车安全,临河***土路肩上设置了构造物A。公路右侧傍山,挖方边坡地质条件为易风化碎落的混***岩,在坡脚处设置了100cm宽的构造物B。路基两侧的土路肩采用C20混凝土预制块进行加固。路基断而及路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采用厂拌法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在公路沿线全面考察,考虑设1座沥青混合料拌合站。拌合站选址的原则如下:
(1)选址应满足用地合法,周围无塌方、滑坡、落石、泥石流、洪涝等地质灾害,可占用规划的取土场、弃土场。
(2)选址应尽量靠近主体施工部位,做到运输便利,经济合理。
(3)选址应远离生活区、居民区,尽量设在生活区、居民区的上风向。
事件二:经过集料试验,该工程材料的集料属于碱性集料,施工单位决定采用阴离子乳化沥青。项目部共购买了PA-2、PA-3、BA-1三个品种的阴离子乳化沥青,计划分别用于透层、封层和粘层的施工。阴离子乳化沥青品种及适用范围见表2。
事件三:根据设计文件中的“路面工程数量表”,全线路面无加宽。施工单位选用1台大型沥青混合料摊铺机进行上面层摊铺施工。施工时,从起点向终点方向推进,并对左右幅进行全幅摊铺施工。已知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后的密度为2.4t/m3,摊铺机的摊铺工作速度为200m/h。摊铺机的时间利用系数为0.8。(提示:摊铺机的每小时生产效率计算公式为:Q=h·B·V0ρ·KB)。
【问题】1、写出背景中构造物A和构造物B的名称,写出图2中功能层C、D、E的名称。
【答案】
A:波形梁护栏;B:碎落台;
C:粘层;D:下封层;E:透层。
【问题】2、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的选址原则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的选址原则。
【答案】(1)不正确。正确做法不得占用规划的取、弃土场。
(2)正确。
(3)不正确。正确做法尽量设在生活区、居民区的下风向。
【问题】3、复制事件二中的表2到答题中上,对阴离子乳化沥青品种与各自适用范围一对应连线。
【答案】
【问题】4、计算事件三中摊铺机的每小时生产效率Q(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如果摊铺机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上面层的施工工期(精确到整数天)。
【答案】摊铺机的每小时生产效率:0=h·B·V0ρ·K=0.04×7×200×2.4×0.8=107.52t
上面层的施工工期:20400×7×0.04×24/(107.52×8)=16天
案例三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单洞双车道隧道,起讫桩号K5+300~K6+220,全长920m,隧道纵坡为1.5%。K5+300~K5+325、 K6+200~K6+220段为V级岩:其系段落均为IIV级围岩,隧道内涌水量较少,涌突水可能性小,施工单位从隧道两端对向开挖,V级围岩段采用中隔壁法:IV级围岩段采用二台阶法,上台阶长度8m。 隧道一端开挖至桩号K5+600时,其隧道开挖纵断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隧道施工前,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隧道施工方案,部分做法如下:
(1)反坡排水时设置集水坑,采用水泵抽水,将水排出洞外。井下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不小于1.1倍正常涌水量,并配备备用水泵。
(2)在开挖掌子面至仰拱之间设置逃生通道,随开挖进尺不断前移。
(3)全断面衬砌模板台车的模板留有振捣窗,振捣窗尺寸为450mm X 450mmo(4)型钢钢架在加工厂采用热弯法加工成形,与连接钢板焊接采用双面焊。
事件二:初期支护施工时,施工单位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对喷射混凝土质量进行了自检,实测项目包括喷层厚度等三项,合格率均满足要求。
事件三:隧道- -端开挖至K5+650时,安全监督机构对隧道施工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为60m,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为105m,安全监督判定此隧道施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问题】
1、写出图4中构造物A和设施B的名称。2、据台阶长度判定施工单位采用的是哪一-种台法?
3、逐一判断事件一中施工方案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4、写出事件二中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时另外两项实测项目。
5、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事件三中仰拱与掌子面、二次村与掌子面的距离要求分别是多少?
案例四
某二级公路单洞双车道隧道,起讫桩号 K5+300~K6+220,全长 920m,隧道纵坡为 1.5%的单向坡。K5+300~K5+325、K6+200~K6+220 段为Ⅴ级围岩,其余段落均为Ⅳ级围岩,隧道内涌水量较少,涌突水可能性小。施工单位从隧道两端对向开挖,Ⅴ级围岩段采用中隔壁法;Ⅳ级围岩段采用二台阶法,上台阶长度 8m。隧道一段开挖至桩号 K5+600 时,其隧道开挖纵断面示意图如图 4 所示。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隧道施工前,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隧道施工方案,部分做法如下:
(1)反坡排水时设置集水坑,采用水泵抽水,将水排出洞外。井下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不小于 1.1 倍正常涌水量,并配置备用水泵。
(2)在开挖掌子面至仰拱之间设置逃生通道,随开挖进尺不断前移。
(3)全断面衬砌模板台车的模板留有振捣窗,振捣窗尺寸为 450mm×450mm。
(4)型钢钢架在加工厂采用热弯法加工成形,与连接钢板焊接采用双面焊。
事件二:初期支护施工时,施工单位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对喷射混凝土质量进行了自检,实测项目包括喷层厚度等三项,合格率均满足要求。
事件三:隧道一端开挖至 K5+650 时,安全监督机构对隧道施工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为 60m,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为 105m,安全监督机构判定隧道施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问题】
1.写出图 4 中构造物 A 和设施 B 的名称。
2.根据台阶长度判定施工单位采用的是哪一种台阶法?
3.逐一判断事件一中施工方案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4.写出事件二中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时另外两项实测项目。
5.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事件三中仰拱与掌子面、二次衬砌与掌子面的距离要求分别是多少?
【参考答案】
1.构造物 A—仰拱填充(底板)。
设施 B—仰拱栈桥。
2.施工单位采用的是短台阶法。
3.(1)不正确。
正确做法:井下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应不小于 1.2 倍正常涌水量。
【考点来源】2B314034 公路隧道防水排水 P184
(2)不正确。
正确做法:开挖掌子面至二次衬砌之间应设置逃生通道。
【考点来源】2B314032 公路隧道开挖 P178
(3)正确。
2B314033 公路隧道支护与衬砌 P181
(4)不正确。
正确做法:型钢钢架在加工厂采用冷弯法加工成形。
4.两项实测项目:喷射混凝土强度(△)、喷层与围岩接触状况(△)。
5.K5+650 处围岩的级别为Ⅳ级,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为 50m,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为90m。
